拒绝躺平!众齐如何让“改善”成为习惯?

在众齐软件,“持续改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从2017年引入精益理念,2018年内部文化导入,到如今全员参与的改善文化,公司通过系统化的机制、可视化的成果和一系列的激励,让每一位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优化”,真正实现了“小改进,大不同”。

让改善“有动力”:积分激励,让优秀被看见

在众齐,每一个改善提案都会被认真对待。公司搭建了完整的持续改善平台,员工可通过系统提交改进案例,并遵循PDCA方法论(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落地优化。

积分兑换,物质精神双激励

每项改善提案经持续改善小组专家评审后,会根据“努力程度”和“改善价值”获得积分。每年6月、12月开放积分兑换,礼品从实用办公用品到智能设备一应俱全。过去几年,员工累计提交改善提案超1246件,其中自动化工具开发、流程优化等案例直接节省工时超2000小时。

月度分享会,舞台属于行动派

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三是“持续改善道场”全员期待的盛会。改善者用5-8分钟展示成果,从“CRM回款自动化推送”到“微信小程序部署流程优化”,每一个案例都源自真实痛点,解决的是“地球人都知道,但没人动手改”的问题。现场同事可围观学习、提问互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让改善“有方法”:从个人灵感到团队智慧

改善不是“灵光一现”,而是系统化的思考与行动。众齐通过三大抓手,帮助员工将想法转化为成果:

  1. 标准化工具:5W1H分析法、PDCA循环等工具模板降低参与门槛;
  2. 跨部门协作:改善小组打破部门墙,例如技术部与财务部合作开发的“自动回款通知系统”,让跨职能协作成为常态;
  3. 可视化追踪:改善墙、CRM持续改善系统、钉钉知识库让成果可追溯,避免“改完就忘”。

改善的本质是提升人的能力。” 持续改善锻炼了团队的系统思维和执行力,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肌肉记忆。

让改善“有温度”:从工作精进到人生修炼

在众齐,改善的回报不仅是积分和奖励,更是个人成长与团队认同。

  • 李松然分享:“持续改善活动是有温度的,每一次改善都让我们变得比以前更美好。这种美好不光是来自工作上的精进,更是影响到了个人的成长,甚至能促进生活和家庭的幸福。一个充满持续改善活力的团队:组织乐于为个体的成长而投入;个体也不再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机器,是为自我成长而不断探索的勇士,最终将成为在社会上受人尊敬的人。在中国,绝大部分人为了成绩而学习,为了薪资而工作,为了他人的期望而掩饰自我。这样的人,往往碰到一点困难被迫停留在原地了,放弃了努力,也放弃了自己。持续改善其实也是终生学习,在工作生活中持续修炼,不断完善自己。”
  • 沈颖认为:“让持续改善的行为像我们自身习惯养成一样,从顺手能做的小事儿出发,迈出第一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改善是件甜蜜开心的事情,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开心地去做那些利己(提升个人能力)、利他(同时也能够给他人帮助或影响他人)的事儿。让个人软硬技能不断成长,个人与公司目标趋于一致,并共同成长。”

公司通过“改善展示”,让员工的努力被看见、被认可。这种“心灵激励”让改善文化真正扎根。

外界的认可:同行眼中的众齐改善

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评价:“结合我们持续改进小组找众齐软件学习后集中讨论了一下,很先进,关于持续改进工作后台系统的设置的流程和分类非常精细化。”

合作伙伴更感叹:“能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逐渐做到完美,是非常不容易的。”

改善没有终点

在众齐,改善不是“运动式”的临时任务,而是“呼吸式”的日常习惯。通过“机制设计-工具赋能-文化浸润”的三层驱动,公司让每位员工成为问题的终结者和价值的创造者。

停滞不前,死亡降临;持续改善,永葆活力!” 这不仅是众齐的生存哲学,更是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宣言。

你敢拒绝躺平吗?欢迎加入这场没有终点的进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