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费物业代收

应用背景

在中国的供暖事业中,大部分地区已经取缔了物业代收、上门收费等传统管理手段,普遍采用了一管到户的面对面服务。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区域由于历史的供热设施产权等问题,物业公司在供热行业中扮演了中间者的角色,他们一方面就近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供热企业提供代收费和维修服务。

在物业代收这种模式下,供热企业的收费管理只面向物业类公司,甚至供热企业自身的客服维修范围也仅限于一网及换热站等,不必细化到每一户,为此物业代收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在物业代收模式下还分为面积收费和大表热计量收费。物业代收的好处:

  1. 不组建收费管理团队,减少人员管理成本;
  2. 供热用户对供热质量不满意产生纠纷时会直接联系物业公司;
  3. 各个小区的收费汇总报表和明细报表的统计工作将由物业公司完成。

物业代收虽然普遍存在,降低了供热企业的管理难度,但随之而来的也会存在以下问题:

  1. 用热户的不热、报修、投诉处理不够及时,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投诉、上访增加;
  2. 增加物业公司和企业的沟通成本;
  3. 增加了信任成本,还需要防止物业公司从中虚报信息,需设置稽查队加大供热稽查力度;
  4. 暖费部分会被物业公司提成一部分作为维护费,增加供热企业运营负担;
  5. 企业高层很难监管到物业公司收费详情,也缺少最精确的客户资料;
  6. 汇总、明细报表不能即查即有。

同时随着国家对供热这个民生行业的重视,要求全国各地供热企业逐步接收用热户,直接为用热户提供收费、维修相关的服务。也算是供热企业为政府、为民生、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供热收费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支持物业代收或单户收费,提供用热户打散功能,还需要无缝支持供热企业从物业代收过渡到单户收费的切换过程。

常规流程

  1. 客服中心按照物业覆盖的全部用热面积,打印“缴费通知单”,标注当年缴费的日期;
  2. 物业单位整理报停的客户列表,并负责收款。客服中心根据物业返回的报停户清单,需要进行客户的批量报停;
  3. 由系统自动统计应收,客服中心打印“收款通知单”给物业单位;
  4. 财务按 “收款通知单”金额收费,开具收据,在“收款通知单”上签字;
  5. 财务把收据交给物业单位;
  6. 客服中心受到物业单位的财务收据证明,完成最终收费确认动作;
  7. 客服中心打印开机通知单,安排人员进行开机。

其他流程包括:稽查队不定期稽查,对客户的用热状态进行变更管理。客服中心在每年供热期结束后和物业单位确认应收/已收等,打印各类结算单完成结算归档。

功能介绍

系统统计所有缴费单位下管辖的面积户的总的详细信息,包括居民与非居民的停热面积、用热面积、应收采暖费、实收采暖费、上年转入、欠费金额等具体信息。

这里我们引入预收费这一概念,交费单位负责人每年去供热企业缴纳采暖费时,供热企业会根据去年交费单位的实收采暖情况,大致估算出今年交费单位应收采暖费,这部分费用就被称为预收费。收费员在估算完成后将交款金额填入收款通知单中,交费单位负责人拿着收款通知单到财务处交纳费用。

暖费物业代收

单位缴费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