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齐软件的专业化之路
导读
本篇文章以我从对运维部的部门筹划,人员培养,组织筹建,辅助运行,顺利交接等为时间轴为主线,以我的角度践行众齐专业化之路的历程,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
前言
任何一家公司从小做都大都需要经过专业化之路,这个是公司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客观规律,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的去践行,才能让我们的公司做大做强。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一个众齐领导者心里的指南针,而我们的每一个领导者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我仅仅是从我这几年的工作中,来谈一谈我是如何践行这条路的。
专业化之路产生的背景
公司的发展总是与公司上关键岗位上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我。公司从10年到15年,5年的时间,产品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我们的口碑营销,让我们逐渐接触到一些大的客户,项目越做越大,越做越复杂,研发部的技术越来越难以支撑。那个时候,我虽然是项目部经理,但是,我在之前的公司一直以技术见长。加之项目部廉洪生的能力逐步成长,已经到了可以托付整个部门的时候。经过李总,李经理和我,三个人的商议,决定我辞去项目部经理的职位,投身研发部,解决研发部面临的多系统之间耦合的问题,以及避免随着公司项目的复杂度进一步上升,所产生的技术瓶颈。
项目部在组建之初,运维部署的工作都是由我在负责,其他人的精力都放在与客户沟通、需求调研、与研发部沟通以及上线培训等工作上面。出了一些技术问题也都是由我来解决。这个局面直到我即将离开项目部也没有能够彻底改变。由于培养人的方向基本都偏向了项目管理,所以项目部的技术能力就成长的比较缓慢了,加之人手一直都处于不足的情况下,技术成长的速度就更加的难以要求了。
当时我们的市场行情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而复杂项目也越来越多,对运维这样专业的团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毕竟,这个工作研发部不涉及,项目部只有我在涉及,我一旦到了研发部这个工作也必定会跟我而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将削弱我在研发工作上的投入。为了避免我未来被运维工作严重挤压,当时我就有未来组建运维部的打算,经过跟李总沟通,李总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也非常认同这条专业化之路。因此,我在离开了项目部之后,将张宇带了出来,为今后布局运维部做好打算。至此,我们开始走上众齐软件的专业化之路。
专业化之路践行的方法
我认为公司的专业化来源于部门的专业化,而部门的专业化又来源于人的专业化。所以践行专业化之路,就是需要通过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方法来实现。
选人
当我们有了打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布局了。我们知道公司是由人组成的,要想做好事,必须要先有人。不怕做错事,就怕用错人。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用对人的重要性。组建运维部的情况要比当初组建项目部好很多,毕竟有项目部的基础,我可以在项目部中选人。当然也不是随便选,毕竟经过5年的积淀很多老员工身上都有很多的项目背着,包袱太重,只能在相对比较新的人中来选,并且要求头脑聪明的,学习能力强的,自觉性高的。毕竟运维工作是一个新鲜事物,项目部中原有的工程师接触的并不多,需要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虽然要求非常高,但是运气比较好恰好有个张宇各个方面都很符合,由于身上项目很少直接就带着项目跟我到了研发部。
从事后的经验上来看,张宇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经过一年的学习,运维所涉及的网络、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相关知识已经出具体系,在日常的沟通过程中已经毫无问题,并且经过简单的点拨就能独立解决一些非常综合的复杂的问题,要知道张宇虽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但是方向是数学方向,运维的基础几乎为零。因此,在这一年中,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是非常的不容易,这充分反映出他个人的能力以及自身的努力。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李总选人思想的正确性,一定要逻辑思维能力不错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可塑性非常强,不容易在职业发展之路上产生玻璃屋顶。
育人
当人员能力强,自主意愿高的时候,我们育人的压力就要小很多,我们无需手把手的教导每一个知识点,也无需把工作布置到极致。我们只需要给定一个方向,并且在他遇到困难或者我们在平时的沟通和了解中发现问题的时候予以指导就可以。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们部门成立之初是以研发部下的一个技术组的身份存在,初始的组员就我们两个,一个师傅一个徒弟。我教他东西,他替我干活。这种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最最原始,最最纯粹的东西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像一座灯塔,而他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轮船,我来指明方向,他来开动马力,通力合作最终到达彼岸。他收获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信任、后盾以及传承,而我收获的则是未来能将这个部门托付给他。
当然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虽然有这样多的好处,但是也难以掩盖培养人效率的低下,因此,在应对未来大量人员的培养或者梯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除了这种一帮一的方式还要辅助标准化的流程、规范、方法,以及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当然这一切也有赖于我们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不断总结、归纳、提炼,积少成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未来能够建成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从而保证我们能够达到一对多的,批量开展的培训。
用人
用人的过程也是对之前人员的实战培养过程,验证之前的理论培养内容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达到目的。经过对张宇一年的技术培训,已经基本达到运维工程师的技术标准,我们正式计划组建运维部。由我担任这个部门的经理,但是为了最终将这个部门托付出去,我实际上是退居幕后,具体的部门管理职能都交由张宇来负责,以实践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上的培养。
技术知识可以随时实践,但是管理知识就需要等机会了。部门组建之初,我们希望还是走内部挖掘的方式寻找成员,目光依旧投向项目部的新人。为了能承担公司中一些公共事务,我们选择了硬件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周帅,经过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基本锁定一个名额。而另外一个名额,则打算通过招聘方式寻找。开始招聘的时候,张宇就参与到了招聘的环节,在面试过程中开始侧重于听我如何进行面试以及如何得出评价结论,到后期自己独立练习面试以及得出评价。经过几轮的面试的锻炼,也成功招聘了孙昊。至此,我们的部门成员招募完成。
由于离年会宣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开始着手部门成立之前的工作如:制定部门使命,制定理念和原则等。先搭台子后唱戏,我们在成立部门之初,必须有一个部门的框架以便给部门人员以工作目标和发展指引。而这些工作都是由张宇来完成的,虽然他没有经验,但是目标统一后,方向总不会错。虽然没有经验的辅助,但是也没有经验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而我的角色更多的就是给一个大方向,然后保证不偏离。
在用人上,主要还是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激励为主,辅导为辅。允许一定程度的试错。毕竟不能带一辈子,总有单飞的时候,为了避免产生过度依赖,就必须将用人的重点放在培养人员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独立决策能力。
留人
员工在一家公司图的无非就是现在和将来。现在无非就是薪资,环境等等,未来的无非就是发展。对于未来发展来说就是要树立一个目标,然后我们的员工就会向那个目标努力前行了。在部门成立之初我就跟张宇沟通过,这个部门未来就是他的,这个目标再明确不过了。大方向树立好了,我们就需要制定一些小的目标并且逐一落实,实现目标可以让我们收获成就感,而成就感可以促使我们完成新的目标,循环往复我们个人就成长了。经验这个东西也是双刃剑,用的好了就是经验主义,用的差了就是教条主义。所以我们经验要我们自己去摸索,让我们的员工在实现目标中不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才能保持未来部门发展的连贯性。张宇经过一年的实习,我可以顺利交棒。
留人除了要有一个目标,还要在工作中对我们的员工进行持续的观察与了解,寻找适合的岗位。毕竟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点,而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并不一定清楚,需要在工作中不断体会,不断的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毕竟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断的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而对于个人来说才能收获更多的成就。孙昊就是一个例子,其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头脑灵活但是又坚持原则,经过各方沟通后,其将会调动到项目部继续发展。其工作的调动,也能配合未来公司加大对各个部门的培训,达到提升项目部技术能力的目的。
专业化之路带来的好处
专业化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人员上参差不齐的兼职工作收集到少数人身上,由少数人专门负责,这样可以持续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减轻其他成员的工作量,让其他人员更加专注于他自己本身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提质增效。
数据库导入导出
专业化之路带来的好处在部门成立之初就开始显现,由于今年产品研发对MySQL数据库的支持版本发布比较晚,导致上半年的我们采用Oracle数据库的项目非常多,而由于我们在修改Bug的时候需要将客户的数据库导出,然后导入到本地的测试库上再现,从而能够准确定位Bug。Oracle数据库导出没有MySQL数据库有图形化界面进行导出。而在导入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可能由于表空间的问题导致导入出错。运维部曾经试图培训项目部,但是无奈人员过多,而且经常出差不在,培训工作无奈搁浅。我们于是将导库的工作纳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为了保证部门之间协作顺利。我们制定了部门协作流程。各个部门需要我们部门提供工作支持,只需要提交一个简单的流程说明工作内容就可以了,并且首先从导库的工作开始实行。由于项目数量众多,导库的工作也非常的多,大量的工作虽然集中到了运维部,但是由于我们工作很熟练,很容易消化这些工作。即使在项目忙季,我们也可以从容应对。
系统环境部署实施
导库仅仅是我们工作中相对复杂度不高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系统环境的部署实施。由于我们的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远远不是原来在一个服务器上安装几个软件,拷贝几个项目就能解决的。大项目通常会有很多的服务器,甚至会进行服务器集群并且进行虚拟化。网络环境也不简单是一个交换机就能组建的,有时候会出现多个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并且划分各种不同的子网。我们的软件由于不再只有一个收费和一个客服系统,我们还有收费客服系统的移动端系统,微信系统,银行代收系统等众多系统。而且我们要针对数据库,以及各个应用系统进行调优部署的复杂度一下子就上升很多。这样复杂的工作很难由项目部的实施人员兼职完成,需要专业化的团队支撑,才能完成。
客户数据异地备份
有了专业的团队,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更多了,由于本年的勒索病毒肆虐,我们将异地备份的工作做了起来。因为我们存量的项目非常多,我们只有分优先级进行备份,但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备份的可靠性不是很高。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没有能够通过备份及时恢复很是遗憾,尤其是大项目通常不提供外网访问,这就导致了我们异地备份很难落实。而本地备份由于勒索病毒的原因,会被加密而无法使用。这个也将成为我们未来改进的目标。
网络病毒主动防护
在被动应对勒索病毒的同时,我们也积极主动出击。经过近两年的摸索,我们基本上也形成了一套应对网络攻击的方法论。我们在济南热力中病毒后,紧急启动应对。对我们存量的项目根据优先级都进行了相应的安全防护。并且我们将这个网络安全规范实施到上线部署的流程当中。保障我们未来的项目不会遭遇类似的网络攻击。同时也给研发部的软件研发提供了安全方面的指引,这部分内容是我们以前所忽视的,以前我们都是被动的,遭遇到严重问题后进行改进,都是事后补救。但是有了专业化的部门,我们就可以主动出击,减少问题的出现,避免损失。
很多问题在没有专业化团队之前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即便我们有想法,也会迫于当前工作的压力而无奈放弃。无法做到未雨绸缪,不出问题那是幸运,一旦出现问题就疲于奔命被动应对。这种应对,有时候看起来解决了问题,但是很可能为将来又埋下了众多的隐患。有了专业化的团队,我们对问题的论证将更加的充分,即便我们现在的能力不足,但是我们在应对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未来我们成长的土壤。我们积极总结,细心提炼,不断沉淀,才能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情况,保证我们可以顺利走在公司发展的快车道上。
专业化之路面临的问题
流程改变习惯的问题
专业化之路也并非一条康庄大道,运维部门在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在成立初期,海啸般的工作扑面而来的时候,还是让我们应接不暇。主要原因是我们面对了项目部、研发部两大部门,他们人员众多,而且交接过来的工作也五花八门。为了能够有序应对输入到我们部门的工作,我们制定了协作流程,主要的目的有几个:
- 流程可以留痕,帮助我们记忆交代过来的工作的细节;
- 流程可以提醒,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办理;
- 流程可以回顾,我们可以阶段性分析,对工作提出优化意见;
- 流程可以屏蔽,一些本来可以不提的协作;
- 流程可以共享,实现公开透明。
但是大家还是习惯了口头沟通,我们在建立流程之初,还是受到一些阻力,还好各个部门领导比较支持,平稳过渡。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序,这样虽然工作多,但是我们能够根据流程来制定工作计划,计划性是比较强的,给我们留出了更多的精力应急。
跨部门监督的困境
由于部门成立之初,我们成员很少,所以承担的工作并不会太多。所以有些工作就落到了其他部门身上,我们就变成了监督者,负责推动工作的落地。但是毕竟是跨部门监督,因此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在济南热力项目中病毒之后,在修改密码的工作上反映的非常突出。这个工作安排了很长时间,但是缺乏一定力度的监督,执行的非常不到位。最终,由我亲自监督才收获比较好的效果。目前感觉解决这个问题就两条道路:第一个就是工作交给运维部做,慢慢做。第二个就只能想办法加入奖惩机制或者与项目奖金挂钩,让大家能够重视。两种方法都不是太好,还需要未来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找到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
外协与自学的冲突
犹如潮水般的工作大大挤占了我们的学习时间,这与我们部门希望能够通过自动化手段来进行科学化运维的希望出现了比较大的推迟。我们的人员不满足于手动的进行部署,毕竟这样效率太低,而且在我们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各种忙碌、各种重复性的工作会让大家缺少成就感。我们希望有一些时间能够学习,能够运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个改进,让我们从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是由于投入不够,进展非常的缓慢。我们的人员都非常年轻,心里当然也非常着急。但是这种情况会随着旺季的过去而会有比较大的缓解,而我们将抓住淡季这个有利时机来总结之前的工作,先进行一波半自动化改造。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要想达到自动化运维的最终目标,总要经过一个过程,大家正视了这个客观规律,心态自然就会好很多了。
专业化之路未来的目标
运维部仅仅是我们专业化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运维部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总结,为未来孵化更多的专业化的组织而努力。今年我们就要成立架构组以及产品组了,这两个组是我们专业化之路的延伸以及深化。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成立出来培训部、测试部、售后部等等专业化的部门,慢慢的将我们公司的羽翼丰满起来,只有大公司才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同样,如果想要做大就必须要健全自己的组织结构,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配置新的部门,将原有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全部都集中到专业化的部门来完成。慢慢积累,当组织机构健全后,我们就会发现公司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未来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李总经常跟我们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不好,而且未来也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专业化之路就是调结构,让我们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对组织进行优化,从而在不增加人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我们现有人员的潜力,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控制我们的成本,让我们可以顺利过冬。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必然会积累很多的老客户,老客户越多说明我们的产品的生命力越强,我们的服务水平越高。但是数量庞大的老客户让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来应对,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不仅让我们可以应对数量众多的客户,同时还能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不出现明显下降。只有专业化的团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未来我们也将不断摸索,不断挖掘提高我们应对数量众多的老客户的能力。毕竟老客户是我们的金矿,我们的二次销售占据了我们总体销售额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坚定不移走专业化之路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专业化之路上充满荆棘,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只有拥有强大的决心,才能让我们在这条路上遇到困难而不退缩,才能让我们能够冷静思考,解决问题。俗话说,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是一个集体,遇到困难可以一起商量,一起想办法。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套用黄健翔的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要发挥组织的力量,共克时艰,争取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