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温暖工程中的数字化建设思考

2024年的“温暖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六个工程”之一,要求各城市直面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暖问题,争取彻底解决,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围绕热源保障、热网更新、热力站提升、户内改造、智能化建设、应急保障、散煤治理等7个方面查问题、补短板、抓落实,全面实施温暖工程。

全区12个盟市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以住宅小区为单元逐栋逐户进行全覆盖摸底摸排、开展“访民问暖”工作,全面查找供热不热的原因,特别对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失水管段、串联用户等重点领域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温暖工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围绕“源-网-站-户”联动,优化供热生产调度,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2. 提升服务能力,建立网格化供热队伍,建立一套迅速响应处置群众供热诉求的工作机制;
  3.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认真梳理管理制度、监管体系、标准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对企业的监管要从简单的行业管理指导向量化考核转变。

内蒙古各城市2024温暖工程行动方案

【呼和浩特】将温暖工程作为“民生一号工程”认真落实,2024年,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将建成“环型供热网”,形成全市“一网多源”供热体系,开展供热企业“大整合”,形成全市“统一价格、统一监管、统一服务”的供热管理体系;探索构建精准供热、按需供热的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新模式;开展“访民送暖”行动,建立“点对点、双管家”供热服务制度和应急处突预案。

【包头】发布《包头市“温暖工程”实施方案》,今年计划实施12个项目热源保障项目;供热一次管网改造79.6公里;热力站改造166个;供热二次管网改造584.38公里;楼栋立管改造415.7公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26个,涉及户数14684户。持续完善室温监测体系,引导供热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网格化服务渠道,主动“上门体检”延伸服务;透明服务,多渠道、下沉式公开服务热线、服务流程,定期公示“企业服务红黑榜”。

【鄂尔多斯】实施141个温暖工程项目,包括供暖保障81个、供水保障32个、供电保障8个、供气保障20个,总投资12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44亿元、企业投资79亿元。全市计划新增供热能力15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000公里,推进供热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全过程监管供热运行。

【伊金霍洛旗】2024年,伊金霍洛旗启动实施了“温暖工程”项目,将热源、换热站、供热主管网、老旧小区庭院管网及楼内管网存在问题进行全部提升改造,涉及供暖方面,共有8个项目,总投资32.9872亿元,项目完成后,将彻底改善集中供热质量。成立“三进”工作组,即进社区、进小区、进住户,积极倾听民声,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与关切,让“温暖工程”切实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温度。

【乌兰浩特】乌兰浩特市将“温暖工程”作为民生“一号工程”,计划改造实施二次供热管网76公里,涉及118个小区、96个换热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将老旧小区改造与供热管网改造相结合通力推进,及时跟进供热区域普遍存在的堵点、难点、焦点问题,聚焦民之所盼,同步实施,让“温暖工程”精准提速,让百姓生活幸福“升温”。

【额尔古纳市】加快推动城市热网更新改造,计划投入8540余万元改造老旧一、二级管网15千米、改造升级供热管网各类阀门井室123座、老旧小区楼房供暖立管120公里,惠及36栋住宅楼138个单元1268户,全面系统解决好群众供暖问题。

【乌兰察布】对实施温暖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市级和旗县市区实施方案全部制定印发。对所有热源、热网、热力站等城镇集中供热设施进行全覆盖排查,并对12345政务热线供热投诉集中的小区进行重点摸排,并经多轮实地核查研判,确定了全市重点实施9类115个项目,对全市11个旗县市区进行“源网站户”全链条改造提升,总投资16.02亿元。

【锡林浩特】温暖工程涵盖供暖机组改造、管网更新、服务水平提升等4个方面13个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495万元,各供热企业投资9237万元,改造供热管网88.48公里。新建改造热源新增供热能力127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 349.5公里、换热站 114 座、提升智慧供热水平等四个方面。

【赤峰】计划投资14.7亿元,从供热领域的热源建设、热网更新、热力站提升、户内改造、智能化建设、应急保障等方面查问题、补短板、抓落实、强服务,探索构建智慧供热模式,全面提升全市城镇供热质量,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呼伦贝尔】开辟温暖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做到“成熟一个、开工一个”。按照以小区红线内的管网和换热站等新建、改造为主,再按照一、二级网、热源的顺序,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供热设施改造”的整体工作思路,全市计划实施温暖工程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14.46亿元。

【乌海】总计划投资9.9467亿元,重点包括长输管网建设、新建应急燃气锅炉房、温暖工程供热设施升级改造、“热电联产”清洁能源供暖改造、燃气锅炉房节能改造及站内综合改造等7个项目。为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该公司对温暖工程进行项目任务及责任分工,制定完备2024年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计划,逐步出台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全力保障扎实推进温暖工程稳步实施。

【通辽】计划实施“温暖工程”建设项目131个。其中,新建及改造热源项目18个,涉及供热面积1230万平方米;新建及更新改造管网项目72个,涉及管网长度658.18公里;换热站项目26个,新建及改造换热站390座;用户端改造项目7个,涉及改造居民用户3476户;应急保障建设项目4个;智慧供热项目4个。

温暖工程数字化要素

上述12城“温暖工程”涵盖长输、一二级管网、换热站及老旧小区设施改造,同步推进供热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并构建网格化主动服务渠道,全面从硬件升级、自控优化、服务强化三维度着手,显著提升内蒙古各城市供热品质。
围绕“温暖工程”数字化建设做规划,可以按照“万物互联、实时感知、运营可视、决策智能”为原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打造整个城市供热数字化一张网,建设“城市-集团-区域”三级智慧运营和监管体系,三级体系包括覆盖整个城市级供热行业监管系统、集团级的智慧供热运营服务管控系统、区域级的供热生产智能调控系统。

城市级供热行业监管平台

旨在对供热企业的关键供热环节进行全面监控、管理、分析和考核。通过实时数据监测、预警,有效监督热源供应情况,保障热源供应。基于室温、处理率、及时率对供热企业全面考核,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利用集成化数据进行行业数据分析,形成从生产端到用户端的综合管理和分析。

集团/企业级智慧供热运营服务管控平台

推动供热运营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实现设备、生产、客服、财务信息高度共享,通过形成供热“一张网”全景图,实现运营可视化管理,达到运行安全、节能降耗、客户满意、降本增效的效果。彻底摆脱传统能源行业粗放、低效的管理模式,强化供热企业对生产运行、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精细化管控能力,提升客户用热满意度。

区域级供热生产智能调控系统

建设子公司区域级的供热生产智能调控系统,实现长输调控、热源调控、热力站自控、二网平衡、户端调控、管网测漏等供热场景的综合管控。根据室外天气,构建AI模式、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下的调控模式,实现供热系统“源-网-站-户”全过程供热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