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路径分析

数字化;就是用0和1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

供热数字化:通过在供热企业全面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供热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达到让生产更安全稳定、经济节能,服务更优质,内部协作和管理更高效的目标,推动企业经营绩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政策引领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22年1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全面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2020年9月,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整合服务渠道,建设敏捷响应的用户服务体系,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响应能力;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业务场景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洞察能力。

技术赋能

在供热行业中,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GIS和数据中台技术是其中两项最重要的支撑技术。

利用GIS平台作为基础,全面采集供热数据,构建起一个综合的数据中台。通过精确的数据建模和深度训练,创造出了一种数字孪生模型,它可以在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多个维度上提供强大的赋能。最终,我们实现了一网(GIS管网)、一库(数据中台)、一平台(供热运营平台)的综合目标。

GIS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绘制、存储、处理和呈现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在供热行业中,GIS系统可以用来管理和监控供热“源-网-站-户”各层级设备、收费、服务、生产、项目等数据。以下是建立GIS系统的主要步骤:

1.数据采集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与供热设施和供热运营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静态设备信息和动态运行信息。

2.数据整理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我们需要建立适当的数据模型,将不同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地理信息。

3.系统开发

开发一个基于GIS的供热运营管控平台,在城市一张网上实现纵向贯通“源-网-站-户”各供热环节,横向串联生产、设备、收费、客服、项目、财务等业务,实现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综合运营管控。

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是一个集成了供热企业所有数据的平台,它可以为各种业务提供统一、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服务。在供热行业中,数据中台可以用来支持各种业务决策和运营管理。以下是建立数据中台的主要步骤:

1.数据集成

从各个核心业务系统中收集数据,包括供热设施的运行数据、经营收费的数据、客户服务的数据、财务管理的数据等。这些数据需要通过ETL工具进行清洗、转换和加载,然后存储在数据中台中。

2.数据治理

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治理。这包括数据的清洗、校验、分类、加密等工作。同时,我们也需要制定数据治理的政策和流程,以规范数据的使用和管理。

3.数据服务

开发一些提供给第三方软件平台的数据服务,如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这些服务可以通过API或者数据仪表板等方式提供。

供热运营平台

按照“万物互联、实时感知、运营可视、决策智能”的原则,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可视化的供热运营管理平台,实现用数据分析决策、用数据驱动业务,达到数据融合共享、构建数据资产、业务场景分析、全面经济运行分析。供热数字化运营平台主要由以下八大核心业务系统组成:

1.收费管理平台

涵盖客户档案、费用核算、缴费服务、用热合同、用热变更、清欠、稽查等业务领域。

2.客服管理平台

提供热线呼叫及咨询、报修、投诉、测温等服务的受理,全面管理服务过程。

3.网上服务平台

基于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搭建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涵盖缴费及各类查询和办理类业务。

4.生产运行管理平台

全面监控预警生产运行过程数据,并提供远程控制、运行调度、能耗分析等功能。

5.地理信息平台

电子化管理管网设备数据,提供数据维护、可视化呈现、空间分析、爆管分析等功能。

6.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

建立标准化数据融合中心,实现生产运行和经营服务可视可监可控,形成供热“一张网”全景图。

7.移动作业APP

专为线下作业人员打造的移动应用,涵盖收费、开关栓、稽查、维修、巡检、生产等业务领域。

8.移动管理APP

专为管理人员打造的移动应用,涵盖业务审批、信息查询、数据驾驶舱、报告推送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