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大数据应用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是数字化时代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资源化,统筹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数据治理体系是推进数据资源化的关键。随着供热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逐步完善, 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大数据平台是数字化转型的又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数据作为宝贵的资源,一方面需要融合和治理,另一方面是充分挖掘和应用数据,真正为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发挥其价值。

大数据应用建设目标

  1. 实现数据全面分析和可视化监控,支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提升企业运营管控水平。
  2. 推动大数据和能源业务融合发展,挖掘数据和业务场景的结合点,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3. 实现数据资产化管理,使信息技术相关部门具备数据管控与治理能力,让数据保持标准统一、融合共享,为企业数字化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基于平台开展数据治理

数据模型管理

对主数据、元数据、参考数据、时序数据、指标数据等各种数据进行结构化管理,完成数据语义以及数据关系的描述,为数据集成及数据资产目录提供信息支撑。

数据集成管理

数据采集的统一入口,通过任务编排将目标数据从数据源集成至大数据平台。

数据标准管理

数据标准是形成高质量数据资产的基础和保障,需要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及行业标准来针对性制定。通过建立统一、合理的数据标准来实现各业务系统、业务部门对数据的统一性管理,消除数据壁垒,方便数据共享。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数据能否形成数据资产、能否产生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数据质量检查来呈现实际数据与已有业务规则、数据标准的契合程度,不断促进数据质量及数据标准的改善。

数据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是大数据平台的集大成者,是数据治理的最重要成果。通过数据资产目录可以让数据更易于查找和理解,进而更好地满足数据应用需求。

数据服务管理

数据开放的统一出口。基于分层管控的数据安全要求,对外发布差异化数据共享服务。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

大数据驱动业务优化

完善企业“一张网”—数据可视,决策支撑

全面融合各子公司、各部门的数据,包括管网设施等各类空间数据,充分展示、分析供热业务的各项数据指标,完善企业“一张网”,为整体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风险预警模型。以历史安全事件为核心样本,采集各种安全风险相关内外部数据,开发和应用大数据预警模型。

实现一体化管理—精准供热、降本增效

基于采集到的运行数据、气象数据、供热特性参数,对历史数据展开对比分析和学习训练,展开负荷预测、水力分析,实现能源按需分配。

构建生产经济分析体系—精细管理,降本增效

充分融合生产、运营、财务进行能耗、成本、利润分析,为生产运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

深化数据可视化—三维可视,移动赋能

借助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3D城市地图、3D管网、三维厂区等智慧场景的构建探索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世界。

打造集团移动版全域智慧平台,让数据实时在线,全面助力领导管理工作、赋能生产运营人员。通过移动数字化实现工作模式的改变,让管理者更加方便轻松地掌握企业经营数据,为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经营情况、快速决策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