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热力GIS数据治理方法
GIS数据是智慧供热系统最基础、最核心的数据之一,也是各个业务数据的表现载体,因此GIS数据的维护工作对于整个HERP系统数据展示至关重要,唯有将GIS数据建立好,才能更加直观地从地图角度向下延展,展示热网、热源、换热站等元素的关系及数据。
实施过程
- 获取、分析济南热力现有GIS数据,并了解济南热力需求,确认数据内容的完整度;
- 完成GIS数据问题分析报告,并要求客户针对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数据属性的完善及修复,同时对一些重复数据进行去重处理;
- 将完善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认无误后导入ARCGIS系统;
- 对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录,如小区、楼、供热范围等,在集团设立了GIS数据录入办公室,安排专人每日接待各子公司人员,在现场进行绘制;
- 检查核对GIS数据;
- 发布地图服务。
注:GIS数据维护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
GIS数据分类
济南热力集团现有GIS数据主要分为三类:
- 测绘数据:通过济南热力集团下属测绘单位实地测绘出的设备管网数据,目前包括:供热燃气管线、阀门、补偿器、三通、末端点、焊缝、检修井、表计、三通、探测点、弯头、支架;
- 绘制数据:这类数据维护方式主要以人工绘制为主,其作用价值在于是各类业务数据的表现载体,包括:热网、分公司、小区、楼、项目工程等;
- 综合数据:这类数据以测绘数据为依托,通过人工进行修正补充,从而对测绘数据进行完善,数据包括:热源、换热站。
实施结果
通过与济南热力各个分公司直接沟通,已基本完成热源、热网范围、分公司范围、换热站、中心站、中继泵站、一网管线、二网管线、燃气管线、门站等主体框架的绘制,在济南市地图上构建出一幅相对完整的数据景象,其中涉及范围:
- 热电、热力热源厂点位;
- 热力六大热网范围;
- 热力七大分公司供热范围;
- 热电、热力、商河、章丘、济阳、东盛、东泰一网管网的整理,其中包括清除测绘断点,整理供回水属性,确认管径、埋设日期、管理部门,为后期上线管线专题提供支持;
- 热力阀门、补偿器规格、埋设日期、管理部门数据确认、整理;
- 热力全部换热站、中心站绘制,热电换热站整理;
- 燃气管线数据整理;
- 燃气公司门站绘制。
注意事项
- 对于测绘数据来说,主要需要跟客户进行沟通,明确数据的属性信息,对于不全的信息需要让客户进行补充完善,针对于设备管网数据的功能设计需要让设计人员了解设备属性信息,结合属性进行设计;
- 对于绘制数据来说,地图绘制人员需要了解绘制内容所依托的业务数据,需要明确业务数据的唯一编码,绘制结束后需要核对数据数量,以及唯一编码对应关系;
- 对应综合数据来说,需要跟客户明确测绘数据的保留和删除原则,对于业务数据的唯一编码需要进行明确,并进行补充完善;
- 追加绘制时,使用之前发布的结果进行追加,保证历史数据的正确性;
- 客户提供的新测绘数据,需要打开进行查看,检查坐标系、数据字段的完整性;
- 绘制范围时要保障边界的贴合。
工作量
前期数据攻坚阶段的工作量需要花费多个人月,并且后续的维护工作是持续性的,基本每周都会花部分时间和精力在GIS数据维护上面。
痛点难点
- 测绘数据数据重复率较高,通过现有软件功能也不能百分百进行去重,客户方面的测绘单位来说,也不是明确测绘区域,更新的测绘数据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维护难度较大;
- 测绘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全,数据缺失严重,补录工作量庞大;
- 底图不完整,虽然是最新版本,但是地图上的路和楼布局均不是最新,在寻找换热站点位时还是遇到不小困难;
- 测绘数据质量较差,大量空缺字段,断点,对系统展示造成影响,还需要人工手动调整;
- 反复测绘造成的管线重复,因为完全重叠,如不能发现,在统计管线长度等环节都易造成误差;
- 各换热站基层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换热站不熟悉,每个人对自己新管辖的地区不是很了解,遗漏了很多数据;
- 小区数据问题: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查询时位置略有偏差、按照小区名称无法直接查询到相应位置、地图查询出的地址没有范围、小区名称对应多个不同地址、两个不同的小区在地图中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