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收费软件中的财务诉求

近期和几位供热企业的财务朋友沟通中,了解到部分供热企业财务上对暖费的管理,由收付实现制转到了权责发生制,并带来了一系列的软件调整和管理变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两种记账方式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缺点是不科学,对盈亏计算不准确,收付实现制操作简单,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成本比较低廉。收付实现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 不利于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效率和绩效考核;
  2. 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3. 收支项目不配比,不能真实反映当年收支结余。
权责发生制

它是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收到或未收到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正确反映各期的费用水平和盈亏状况。

收付实现制

在会计核算中,是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供热收费系统的财务对接

通过分析国内多家供热收费软件,主要由以下两种管理体系:

收费业务导向型(收付实现制)

完全基于日常缴费业务展开管理工作,随着客户的入网、退网、报停、复热申请,以及供热过程中出现的不热退费、优惠减免等状况,供热企业的应收金额实时联动,应收管理维度为供热年度。软件中始终维护着最新的应收、实收、欠费金额,但始终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财务和企业负责人无法获知上个月或者去年某个时间点的供热面积和应收金额,这给经营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协同带来了困扰。

基于这种管理模式下,供热单位财务只侧重于实收金额和票据的对账,只要保证钱票一致,就可以分门别类完成记账了。

财务记账导向型(权责发生制)

目前不少供热企业对供热应收账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甚至应收及收费任务的下达不属于经营管理的范畴,经营管理部只负责按照应收完成收费工作。像上面说的,权责发生制更适合用来全面监管供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供热收费开始前供热企业就能得出这个采暖季的实际应用金额,后续若发生应收变更,只能是在原始应收的基础上新作增减变更记录,而不能直接修改之前的应收。这样就保证了管理的规范性,避免了供热企业应收不清有可能导致的财务损失。

在应收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打通和财务的对接,根据财务管理的需求实现按财务年度、按月记录应收、实收等费用信息。这种记账方式是把整个采暖季的应收分摊到各个月份,把整个采暖季的预收逐月划到每个月份当中,真正做到按权责发生制完成记账。

小结

随着供热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不少单位的财务也会从收付实现制转向更严谨的权责发生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几点:

  1. 需要由客服和财务两个部门联动,一起努力,才可能顺利完成改革;
  2. 从收付实现制转到权责发生制,财务方面工作量会增大很多,特别是热计量户更明显,后期账目调整更多,需要增加人力资源;
  3. 每月进行收费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的对账、封账、记账,历史节点报表可追溯。很多供热企业可能需要先升级老的收费系统以支持此类记账方式;
  4. 管理上要更加规范,特别是应收管理不能调整,只能增减,按时间轨迹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