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热电收费和客服系统上线实录
前言
2018年7月5日,部门廉经理告诉我:威海热电中标了,你来担任项目经理完成这个项目。
项目启动
驻场实施
7月16日,时隔一周,当我第二次来威海的时候,就开始着手驻场事宜了。因为项目进度紧急,加之需求复杂,甲方要求我们驻场完成项目,一来是能随时保持面对面沟通,减少信息衰减的风险;二来是能随时了解项目进度,发现项目风险,用最短的时间制定解决方案,确保项目如期上线。在威海热电集团唐部长特意新买了几张桌子和椅子在客服中心搭建了我们的办公地点,楼下就是收费大厅,便于我们项目沟通,可见威海热电对该项目也是很重视,极大的配合我们。
刚开始工作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除我之外的驻场工程师因正在做其他项目而推迟入场,研发资源也遇到了项目冲突。而我在此刻就要起到协调作用,安排其他实施工程师交接冲突项目,并规定完成时间好让驻场工程师尽快投入到威海热电项目中;同时和唐部长、收费客服主任开会对技术协议中的内容做一个优先级排序,将讨论结果反馈给公司的领导,让研发人员分阶段的从其他项目抽身投入到该项目中。我则在现场调研需求及确定数据迁移边界。
项目启动之后,第一周基本都是在开会,和两家银行沟通接口规范、和热计量表厂商确定数据传输字段、和税控厂商谈电子票和纸票的解决方案、和收费部门讨论数据历史遗留问题、和财务部门沟通第三方入账流程。7月23日,人力资源协调起到了作用,项目组成员陆续到场。数据是系统的生命线,我们首要完成的就是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迁移,好在负责数据迁移的是有多年数据库经验的苗工,对数字天生敏感、做事不拖拉、思维敏捷是他的标签。他入场后把每一天的迁移计划都列出来,每天晚上汇总白天遇到的错误数据,整理成excel表转天问收费主任,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他给了我一颗定心丸。
收费大厅的安主任和王主任都尽心尽力的配合我们工作,对原系统的讲解、历史数据的解惑、需求场景的还原、特殊背景故事都一一给我们讲述,这些对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数据迁移和需求设计都在稳定开展工作,两家银行代收、税控电子票、微信收费、支付宝机构签约也都在进行中。到了试运行前一周,系统测试已经完成,到了部署阶段,出于安全性考虑威海热电的6台服务器不给提供远程桌面的外网访问映射方式,所以公司的运维工程师只能通过远程我们驻场同事的电脑,再通过局域网连接到服务器进行部署,但网络传输效率慢,加上出现问题需要远程解决,一天的部署进度只完成了收费数据库和web生产环境,比预期的要慢一倍。下班后运维工程师跟我联系,商定明天到现场进行部署。8月29日运维工程师到场后顺利部署了微信、银行代收和支付宝,另一个好消息是税控电子票在正式环境下也开票成功。
试运行
眼看离试运行还有2天,项目计划突然做了调整。由于9月1日是周六,唐部长和相关部门做了沟通,决定8月31日晚上封库进行迁移数据,9月1、2号大厅停止办理业务,给我们核对数据的时间。同时2号下午系统培训,3号上班试运行,我们现场盯站。
8月31日早早来到了收费大厅,苗工将前一天整理的问题做了最后的确认,客户、年度、费用、附加、陈欠、票据等信息全部确认完毕,将风险降到最低。5点下班之后,开始了我们的表演:李工更新系统,苗工数据迁移,运维工程师把每一个节点都做了数据备份,韩工对数据进行批量结转和生成新年度暖费。凌晨12点来自同省济南热力现场同事打来的电话,原来他们也是9月1日试运行,那一晚我们夜不成寐,生怕哪一个环节报错。直至凌晨两点,13个历史年度、30多万客户信息、上百万的收费数据全部迁移完成,那一晚我们过得跟春节一样难忘。
上线前夕
9月份是集中办理增容、过户、停供业务最多的时候,伴随着收费系统试运行,对新系统的不熟悉、使用习惯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驻场的工程师一边指导,一边把可以优化的需求收集起来反馈给公司研发部,而公司方面的进度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继续为10月份正式收费做最后的冲刺:9月17日电子票上线、9月24日微信上线、9月29日银行上线、10月1日支付宝上线。在现场唐部长对收费大厅也做了紧锣密鼓的准备:系统操作考核、宣传栏制作、电子屏指引、人员岗位分配、网络服务器检查、客服电话备用方案。为了能及时应对上线时突发情况,唐部长要求研发人员现场支持,我向部门经理提出协助申请,在上线前一晚研发人员到场。
十一国庆是上线前最后的假期了,为了能让同事更好的迎接挑战,项目组成员全部正常放假,只留我一人驻场。利用这几天我将呼叫中心搭建完毕,模拟话机切换为IP电话,伴随着第一条客服工单的录入客服系统也正式上线。
看似一切平稳的背后,突然发现微信交费记录不能实时显示,通过对账功能也无法平账,经过10月4、5日两天的检查,用排除法把问题锁定在网络上,怀疑是防火墙屏蔽了腾讯的域名,限制了腾讯的请求。为了确定该原因,我们还用另一个网络环境做了同样的部署,经测试微信交费后能实时入账,我们把情况告知给唐部长,唐部长马上叫来信息部王工,果不其然,经检查应用防火墙做了一条针对80端口的限制,导致请求被拦截,好在上线前将问题解决。
截止10月9日,负责收费大厅的韩工、负责客服中心及收费的李工、负责报表及核心逻辑的胡工、负责票据及数据的程工、以及负责资源协调的我、再加上始终同我们一起奋斗的刘工共六人,整装待发准备为明天正式收费保驾护航。
正式运行
10月10日7:30之前,我们到达收费大厅,根据前一天的安排人员各就其位。第一天交费的人就不少,唐部长说这还不算高峰期呢,高峰期的时候上厕所都费劲,话音未落就被收费员的求助打断,原来用热户在威海商业银行交费开不出发票,在东北工作的用热户专程坐飞机来威海为住房交暖费,着急要发票等着回去报销呢。好在有我们的程工在,联系航天刘工查找原因,得知是开票人名称字符数超过了协议限制,必须少于四个汉字,跟客户协商后改为商业银行,开票成功。
中午大厅不休息,一直到下午5点收费结束,第一天上线还是比较稳定的,但结账时发现收的款和开票金额对不上。发现问题不能拖,尤其是在上线期间,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于是我们驻场小组分工做事:两人分别对账、票一一核对找问题,一人对今天各站所有收费情况做总结,其余两人开发今天待处理的问题;唐部长给废寝忘食的我们定了可口的晚餐,随后也一同加入我们核对账票。凌晨一点,伴随着问题更新解决,疲惫的第一天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尾声
威海热电项目,我们众齐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高强度任务,不仅在工作上有了收获、能力上得到提升,和客户关系也相处得很融洽,最后临走时,客户给我们介绍威海当地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让我们深刻记住了这座美丽又干净的沿海文明城市。